“百千万工程”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“头号工程。近日股票配资杠杆实盘,广州市召开推进”百千万工程“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。广州以更高站位、更大力度推动”百千万工程不断取得新成效、走在全省最前列。
970平方公里、10个镇(街)、261个行政村(社区),是花都区推动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的基本盘。不久前公布的省“百千万工程”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中,花都共有1个镇、12个村入选。
基础不牢,地动山摇。花都,上可向空图强,下可深扎镇村。升“极”的花都,离不开从镇到村涌现的澎湃动能。
一盆花,撬动亿元产业。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助推“小盆景”成为大产业,带动全区约3万人携手做强盆景产业,年销售额约10亿元。
一尾鱼,游走世界舞台。通过发展“工厂养鱼”、推进健康养殖等手段,做强种业,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,让花都鱼苗走向全球。
一条路,带动和美乡村。“花漾年华”乡村振兴示范带,串起2个镇、20条村,实现各美其美、美美与共,代表广州在《乡村振兴大擂台》比赛获得全省“六强”。
一年来,花都区把“百千万工程”作为打造广州北部增长极的关键抓手,因地制宜、分类推进,研究形成“1+4+4+5+N”工作思路,以“头号工程”的力度和势头推进“百千万工程”,力争在全市当示范、全省争先进、全国有影响,让群众得实惠。
●南方日报记者傅鹏
强区更强
提升区域经济“硬实力”
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,是广东发展的最突出短板。聚焦花都,亦是如此。
花都,坐拥白云国际机场、广州北站等流量入口,享有“汽车之都”“中国音响之都”“中国皮具之都”等响当当的“金字招牌”,位居全市各区第一的产业总用地面积也留足了后劲。
从综合实力来看,花都是强区,能上榜今年发布的“2023赛迪百强区”榜单是有力的佐证。
我们要看到花都强的一面,例如自然资源丰富、区位优势明显、发展基础扎实、未来潜力巨大,也不能忽视弱的一面,例如城乡一体化进程不够快、镇街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、示范创建的成效还不够突出。
强与弱、城与乡,是花都的一体两面。如何解决?“百千万工程”正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症良药。
对花都来说,该区要解决的不是“有没有”,而是“优不优”,要实现自身升“极”,就要在更大范围、更宽领域、更深层次拓展经济纵深,要实现全区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、再有新跨越。
广州要在高水平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走在前列、当好示范。瞄准广州北部增长极的花都,自然要力争在全市当示范、全省争先进、全国有影响。
对此,花都区因地制宜推进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,研究形成“1+4+4+5+N”工作思路,即锚定“1”个目标任务、推进“4”类示范创建、做优“4”大产业集群、用好“5”大发展平台、抓好“N”个试点和改革。
产业兴,区域兴。重中之重,自然是产业蓄力,智造立区。发展才是硬道理,强区更强,自然要提升区域经济发展“硬实力”。对此,花都统筹强区产业和富民产业、现有产业和“风口”产业。
开拓汽车产业“新赛道”:推动东风日产纯电、插电混动、氢能源三箭齐发,20万辆启辰新能源产线改造已于10月完成,明年1月首款氢燃料电池车型将开展商业化示范运营;采埃孚、滴滴自动驾驶等重大项目落地。
打响临空经济“新品牌”:推进临空数智港建设,集聚了GAMECO等10家航空维修服务企业、京东亚洲一号等210家临空物流企业、国航广东分公司等11家航空公司。
抢占新兴产业“新高地”:建设“绿能谷”,今年6月以来已签约4个重大新能源项目,百亿级高景光伏项目实现拍地即动工、拿地75天即投产。
激发时尚产业“新活力”:打造声频电子产品、箱包皮具两家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,化妆品产业存续企业数量、专利数量、商标数量均位列全国前三。
今年以来,花都区正在大抓产业发展上出实招见实效。新洽谈投资额1亿元以上项目924个、同比增长105.2%,新签约项目195个、同比增长95.0%,新注册项目234个、同比增长91.8%。
仰望天空,脚踏实地,花都区目标明确,就是要当示范、争先进。
镇街崛起
打造联城带村“强节点”
镇街,连接着城市与农村。做强镇街这个“强节点”,往往能实现区、镇、村的同频共振。
谁是最代表花都区的镇街?赤坭镇,实至名归。在全省“百千万工程”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中,赤坭镇是花都区唯一入选的镇。
该镇不仅获评“国家卫生镇”、省级“一村一品、一镇一业”专业镇,2022年农业总产值27.01亿元,同比增长8.9%,总量和增速居花都区第一,更在全力打造“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乡村振兴示范镇”。
强将手下无弱兵。赤坭镇在从“农业大镇”迈向“经济强镇”的过程中,实现了一个中心镇街带活若干条村,该镇所辖的3个村也位列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中。
在蓝田村,自动化蔬菜工厂通过利用自动播种育苗、立体催芽、自动移栽、自动收割等高科技自动化设备,让一粒种子到一棵生菜生长不间断,实现了四季循环复种。
在瑞岭村,千家万户种盆景,用“小盆景”做出“大文章”,让百年传统盆景产业焕发新生机,“岭南盆景之乡”成为“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”。
在竹洞村,《竹映洪拳》水幕光影秀“点亮”夜经济,实现该村从“白天游”向“全天游”的转变,民宿产业促进农民农村增收。
这种辐射效应还在扩大,如今一条示范带更是带动一片村。
总长38.5公里、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的“花漾年华”乡村振兴示范带上,赤坭、狮岭2个镇带动瑞岭、竹洞、马岭等20条村,全力打造美丽生态、美丽经济、美好生活“三美”融合的花都样板。2022年农业总产值超28亿元,游客超300万人次,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。
在推进强区促镇带村的过程中,花都坚持差异化定位、实施品质化提升、推动特色化发展,将镇街打造为联城带村的“强节点”,兴起一批产业“特而强”、体制“新而活”、功能“聚而合”、形态“小而美”、效益“显而优”的镇街,充分发挥了节点和纽带作用。
崛起的镇街,成为改革创新高地,也成为联城带村的关键节点。
花东镇通过“村社合作”“村村抱团发展”“村企联合开发”等方式,开发已闲置10年的历史留用地,积极引入极兔大湾区数字化供应链产业园项目落地,项目总投资约20亿元,投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约100亿元,年纳税约1.2亿元,带动凤凰等四条村合计每年增加收入超2000万元,实现了村企共赢、村村得利、土地增值、产业发展、共同富裕的多赢目标。
产业之外,镇街也成为乡村治理中心、农村服务中心、乡村经济中心。
花山镇在保护传统墟日文化的基础上,大力推进两龙市场整治提升工作,打造两龙南街灯光夜市,投入630万元对两龙南街灯光夜市进行升级改造,打造具有花山特色的亮丽乡镇“网红打卡点”,带动社会治理整体提升,促进村社经济良好发展。
一枝独秀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
目前,花都正加快推进“一镇一业”特色产业提质扩面,科学把握各镇街的发展定位、方向、路径、重点,宜农则农、宜工则工、宜商则商,全面激发镇街经济发展活力,力争三年内两个镇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。
富民兴村
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“新丰景”
青砖、灰墙、古巷,书房、展览、市集,音乐、文化、艺术,这些看似不搭界的元素,如今在炭步镇塱头村实现了完美融合,呈现一个既传统又现代、既“潮”又“土”的魅力古村、现代乡村。
“村音”在塱头村火起来。不久前,“塱头古村音乐会——炭步首届村居‘美丽乡音’比拼赛”总决赛圆满落幕,为期一个月的“村音”,村民们化身“专业歌手”,用歌声传递情感,用音乐唱响古村,引得游人循声而来,也引爆了社交媒体,让塱头村“出圈”。
来到塱头村后,游客惊讶地发现,村里开了“村咖”。塱头村第一家肯德基是肯德基创新打造的现磨咖啡馆——KCOFFEE。坐在用老屋子改建而成的咖啡馆,一杯咖啡,能喝出古村落文化保护和商业化发展的创新味。
除了“村音”“村咖”,塱头村还建起春阳台艺文中心,办起高端民宿、露营营地,引入茅台冰淇淋、泡泡玛特等潮店,“宝藏”古村让人惊喜不断。“塱头村做到了吃、住、行一体,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,也解决了如何更好地留住游客的难题。”塱头村委会工作人员黄智云说。
古村焕新,得益于深入实施“千企帮千镇、万企兴万村”行动,让塱头村创新政企村合作模式。“我们通过创新制度设计,确保项目所有投入不收回,收益全部留本地,不参与任何分红,将人才与利润留在乡村。”唯品会董事长、首席执行官沈亚分享经验说。
2021年,唯品会与花都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企业以纯公益方式在塱头投入超2亿元,探索“塱头模式”,打造华南唯一、国内少见的以文化振兴为核心的乡村振兴项目。
优质项目落地,为“新农人”提供更多回归乡村创业发展的动力和机遇。“能回来参与家乡的振兴,让我感觉更有意义。”黄智云表示,这是重振塱头的绝佳机遇,他选择了返乡就业创业。
为让乡村有力量,花都正全面推进强村公司改革试点,总结提炼该区凤凰村村社合作、强村带弱村抱团发展的强村公司成功经验,以红山村、塱头村、竹洞村为试点大力培育强村公司,探索推进农村职业经理人在强村公司任职、兼职、合作等模式,持续盘活农村资产。
随着花都乡村来了乡村CEO,来了专家、学者,来了企业家、投资人,来了高校师生,人人参与、人人共享的氛围日益兴起,多方携手将“短板”变“潜力板”。
今年以来,花都区内15建筑家企业与6个镇街共确定了结对帮扶项目17个,投资共计503.3万元;“百企兴百村”新投入约6702万元;推动广州城市理工学院、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等6所高校与该区6镇15村结对……
强村公司办起来、发展起来,人才聚起来、动起来,乡村底子更厚、里子更好,村民收入更高、笑容更灿烂。
■样本
竹林深处,别有洞天
打造“有农、有游、有梦”家园
节假日去哪里玩?赤坭镇“网红村”——竹洞村是热门选择。
走进其中,白天可以参观游玩洪熙官纪念馆、村史馆、环湖景观公园等景点,夜晚更有精彩的洪拳水幕表演,游玩一天有和璞御院等精品民宿可以入住,从早玩到晚。一年四季也都有精心策划的文旅活动,“黄花风铃节”“热气球嘉年华点亮乡村夜色·寻味美食荟萃”等活动好戏连台,
从不知名“落后村”到远近闻名的“网红村”,竹洞村如何做到的?“我们将上世纪80年代遗留的‘废矿坑’进行生态治理,变废为宝为‘生态湖’,重塑了竹洞村的生态价值。”花都区赤坭镇党委书记赵超文表示,这是竹洞村蝶变的开始。
乡村要振兴,环境是底色,产业是关键。“颜值”变靓后,竹洞村立足盆景种植的底蕴和品牌优势,深挖百年盆景文化,以盆景园艺文化的创新发展为核心,推动盆景特色产业发展,实现由种植能手向盆景大师转变、由卖树胚向卖盆景转变、由线下销售向线下线上相结合转变、由大盆景向小盆景转变。
同时,竹洞村推出以“洪拳宴”为特色的一桌菜,做精和璞御院等一众原生态民宿,打造竹洞湖、洪熙官纪念馆等一圈景点,开放逸翠园等一片精品盆景公园,办好粤港澳台盆景艺术节等一批活动,建成全市首个农村电商产业园,引入强村公司,培育发展农村职业经理人,接待参观旅游人数120万人次/年,村民人均年收入达5.6万元。
文旅产业更是异军突起,离不开该村“盆景姿态之美、岭南文化之韵”的区位优势,更重要的是竹洞村主动创新,依托村集体旧厂房、旧粮仓、旧祠堂等“沉睡”资源,通过“零地招商”模式引入咖啡轻食、功夫研究、文化展览等新业态,并与第三方运营公司合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综合提升,探索老旧建筑保护活化利用的新路径,真正实现“死资源变活资产”。
乡村美起来,产业旺起来,竹洞村也注重民生为本、共建共享。引进保利集团对基础设施进行提升,深入挖掘和弘扬“洪拳”文化,垃圾分类“竹洞模式”获评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点。
美丽生态如诗如画、美丽经济如火如荼、美好生活如花如锦,竹洞村正打造“有农、有游、有梦”家园,真正实现“竹林深处,别有洞天”。
■展望
奋起“百千万”
瞄准新目标
以头等力度推动实施头号工程,花都区将围绕打造最强产业、最好治理、最和美乡村、最岭南文化、最美丽圩镇的目标,完善“1+4+4+5+N”工作思路,以“二次创业”的奋斗姿态开创花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
首先是全力抓好目标导向。锚定“高水平规划建设广州北部增长极,打造广州北部综合门户和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”的目标,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,营造全员动员、全区参与、全面发力的浓厚氛围,努力将宏伟蓝图变成干事创业的施工图、高质量发展的实景画。
其次是全力抓好示范创建。打造1个示范镇(赤坭镇)、10个示范村(新华街三华村、新雅街邝家庄村、秀全街花港社区、花城街大华村、花山镇洛场村、花东镇凤凰村、赤坭镇竹洞村、炭步镇塱头村、狮岭镇马岭村、梯面镇红山村)。建设6条乡村振兴示范带(花漾年华、水墨丹青、乡约古韵、花果诗廊、古村新韵、芙蓉芳华)。争创2个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(花东镇、狮岭镇力争三年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)。打造2个美丽圩镇(赤坭镇—省级美丽圩镇,梯面镇—市级美丽圩镇)。
再次是全力抓好改革创新。紧抓省委深改委印发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案》的有利契机,用好用活县“点菜”,省、市“上菜”的菜单式赋权方式,扎实推进镇街体制改革、营商环境改革、农村综合改革、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,鼓励基层结合实际大胆改、自主改,增强发展内生动力,打造更多具有花都特色的改革品牌。
最后是全力抓好督促落实。健全督考联动机制股票配资杠杆实盘,全力抓好第一批78个重点项目以及2023年212项重点任务的跟踪督促,确保抓出成效。围绕“赤膊房”整治、美丽圩镇建设等重点工作强化跟踪问效,压紧压实各单位责任,倒排时间、挂图作战,确保各项工作有进展、见成效。